不松劲 不停步 再出发——写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12周年之际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丨大数据赋能信访工作
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节气里的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节气里的人文精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

 

北京古观象台,太阳穿过黄道经纬仪。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记忆。节气的文化意蕴远不止于把握时间规律、指导生产生活,还与中国人的诗意气质、审美品格、民俗风尚等深刻联系着。为了更好理解节气里的人文精神,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刘余莉。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最终是文化、文明的传承

  记者:青山不语,丰碑永存。每年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通过缅怀先烈,表达崇高敬意,传承爱国报国精神。从文化的角度,怎样理解这种传承?

  刘余莉:清明节前后,缅怀和纪念为祖国献身、为人民幸福生活奋斗终身、甚至不幸牺牲的革命先烈,是为了提醒后人饮水思源,不要忘记来时的路。通过这些活动感恩先烈,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风范,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与爱戴,能进一步使后人生起恭敬心、感恩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励后人牢记奋斗的初心和使命,继承前人的志向和事业,像革命先烈一样去奋斗和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承传。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最终是文化、文明的传承。

  清明节各种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是古代礼乐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在治国理政的四种措施中,礼、乐被置于政、刑之前,体现了古人对礼乐教化“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作用功能的深刻认识。《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治理社会的各种措施中,礼是要紧的。礼分为五种(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礼。祭礼属于吉礼,排在五种礼的最前面。祭祀之礼是由心发出、自内而外的,是内心产生的对亲人与先烈的思念之心、感恩之心、至诚恭敬之心,自然流露于外,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

  《礼记·祭法》明确记载了祭祀缅怀的对象:“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即曾将各种有益的方法传授给民众的人、为操劳国事而殉职的人、有安邦定国功劳的人、能抗御大灾大害的人、能抵御重大外患的人。先贤认为,这些人都应当被祭祀缅怀。

  可以看出,缅怀是为了通过定时举办仪式,表达对祖先、天地万物以及有功于国家之人的恭敬与感恩。缅怀的对象是有功于国家社稷、有益于人民的人。缅怀教人不忘本,教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传承而不衰,与重视祭祀缅怀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纪念有功于国家社稷的人,古人建立专门的“庙”来祭祀,就如同现代社会的纪念碑、故居、纪念馆,用来追念缅怀国家功臣。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代代传承的精神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清明节缅怀先烈,传承爱国报国精神,提醒我们要运用好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都以传承和弘扬“道”为旨归,以实现“化人”为目的

  记者:二十四节气不仅划分时间,还蕴含着对自然和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哲学理念和文化精神,而且今天依然在使用。请您谈一下从文化角度看二十四节气,对于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刘余莉:节气的划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是:天地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人是大自然运行的一分子,人应该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和秩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处理政务。人的活动也只有顺应以和谐为特征的自然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减少或避免天灾人祸,最终有益于人类自身。这就是得道者多助、顺天者昌的道理。

  中国古人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特别强调“无逆天数”“必顺其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一直保持着与自然界,以及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发展的关系。“我们都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一部分”的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一体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并不为一般人都能认识到的规律和互动关系(“道”)。圣贤人观察到这种关系和秩序,将之记载在经典之中(文以载道),并顺应这些规律治国理政。这就是《周易》所讲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礼记》中有一篇《月令》,“月”就是天文,“令”就是政事,鲜明体现了古圣先贤在设立传统节气时“上察天时,下授民事,承天以治人”的理念,即按照天道、天时来治理政事,制定了一套依据天文、阴阳五行来施行政事的纲领。例如,《月令》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秋天的第二个月,要注意养护衰老的人,授给他们坐几、手杖。此外,要命令司农之官催促人民收藏谷物,务必多积蓄干菜、粮食,预备过冬,并劝勉民众种粮食,不要错过农时。《月令》这种按照每个月的时令变化,来确定具体应该办理什么政事,正是节气精神的鲜明体现。

  清明追念先烈、缅怀祖先也体现了要依时依礼生活生产、治国理政、追念祭祀的风俗。古人按照时节的变化进行祭祀缅怀。春天时,春雨覆盖了大地,这时祭祀缅怀,好像过世的祖先也像春天一样重返人间;冬天时,霜雪覆盖了大地,令人感觉寒冷,这种寒冷不仅是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是因为心中忆念着故去的先人。所以清明和冬至进行的祭祖最为隆重。

  古代先贤主张顺应天道自然的规律以及社会人伦之道来教化民众,强调无论文字、文章、礼乐、节气、节日,还是其他文化活动或形式,都以传承和弘扬“道”为旨归,以实现“化人”为目的。在这些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中,形成了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节气、节日等有助于提振人们的恭敬之心、思慕之心,培养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记者:近年来人们对包括节气、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而且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气象新活力。请您谈一下怎样理解包括节气、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以文化人”的本质,进而引导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伦理道德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刘余莉:在古代,文、化是两个字,二者合在一起体现了文化的本质——“以文化人”,即以文字、文章、文艺、建筑、雕塑,包括节气、节日等,对人进行教化,使人变化气质和行为方式,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崇贤向德。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因此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利用并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不失时机地给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所以就有了座右铭、墓志铭等,无论是书斋堂号,还是地名桥名,甚至就连商汤王用以洗脸的盘上也刻有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便每天提醒自己日新其德。

  这说明,古人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设置节气、节日等对人进行教育,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和谐人伦关系,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我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的这一特点,能更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节日现代化。

  古人设置节气、节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达到伦理道德教化的目的。以清明节为例,清明节最核心内容就是扫墓,缅怀过世的先烈、先祖,其中蕴涵的“以文化人”的教育意义非常显著。《论语》中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风淳厚、人心厚道是结果,原因在于重视教化之礼,提倡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道德教育。

  所以古人说:“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只有人们普遍养成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行为方式,才能杜绝社会上出现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现象,如此,社会风俗自然变得淳朴厚道。

  《礼记·祭统》云:“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君子的教化必须从根本教起。比如古人每到清明节时,全家族的人被召集在一起,宣讲祖先的德行。例如,在哪朝、哪代,家族中出现了哪位有德行的祖先,对国家、人民有何贡献。那么,作为后代子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祖先抹黑,令祖先蒙羞。东汉太守杨震不收“四知财”的德操,教育杨家的子孙秉持了他的廉洁作风,所以杨家后代出现了“四世三公”的盛况。

  可见,中国古代的反腐倡廉教育,早在家庭之中就已经开始了。这样,节气、节日等也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场合,进而提振人们的恭敬之心、思慕之心,培养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如孔子所言:“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损有益,但是“毋不敬”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以“道”为体、以“化人”为用的主旨没有变。

  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以文化人”的文化本质,认识其中渗透和承担的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全民新闻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