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回眸2024 释放标本兼治综合效应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
不松劲 不停步 再出发——写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12周年之际

“国家的强大有你的贡献,这是最大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7-07-28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字体大小[ ]

  “嫦娥一号”,是我们千万人的心血凝聚成的,它代表着我们的一种向往、希望和追求。它忠实地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做得都非常漂亮,但是它没有能量了,我们决定让它撞击月球,一边撞还要一边拍摄撞击全过程的月面影像图,最后它英勇地撞击月球,义无反顾,粉身碎骨。那一瞬间我真的很痛心,为什么?它将要永远葬身在荒芜的月球上,但是它不辱使命,它为国家而献身,为科学而献身,它做了这么多的工作,为我们中国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伟大的科学研究需要这种献身精神。

  原标题:著名探月工程科学家欧阳自远:"国家的强大有你的贡献,这是最大的幸福"

“聆听大家”系列访谈——

著名探月工程科学家欧阳自远:“国家的强大有你的贡献,这是最大的幸福”

进入专题

  “我们年轻人就应该为解决国家的困难而努力”

  问:从钻研地质,到开展地下核试验的艰苦工作,到与月球结缘,再到深空探测,回顾您几十年的工作、生活经历,个人的每次选择都和时代同步,都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您能否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个人成长与国家需要的关系。

  欧阳自远:1952年我高中毕业时,我们的共和国刚成立不久,缺少矿产资源,国家号召年轻人要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考大学的时候,我就对这句话感到非常兴奋,于是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专业就是矿产勘探。毕业后我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长江中下游的铜矿、铁矿的成因。我一门心思就是要为祖国多找矿,觉得这是国家最需要的,我们年轻人就应该为解决国家的困难而努力。就在这个时候,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布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当时我特别激动,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也会进入空间时代,我们年轻人就应该为中国进入空间时代做准备,而且现在就要做准备。

  于是我开始自学天文学、陨石学和空间科学方面的知识。从1958年开始,我四处寻找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研究地球以外的物质。1964年初,当我全神贯注做研究的时候,国家迫切需要找到一位学地质出身,又学过核物理的人来承担地下核爆炸的任务。碰巧,我曾经有一段经历:我上研究生后,中科院派我去中国科技大学学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去实习,所以对核物理有一定的了解。当时国防科委的领导叫我带领一支队伍在戈壁荒漠里做地下核试验。在西北遥远的荒漠中开展这项工作,那是很艰苦的。

  与此同时,我还在继续开展对陨石和宇宙尘的研究。1976年,我带队去考察了吉林的陨石雨,随后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国际上承认中国的陨石学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我也培养了一支队伍。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送给我们一块仅有1克重、黄豆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美国人去过月球6次,这块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哪个地方?没人知道,美国当然也不会透露。当时国内研究天体岩石的科学家很少,有关部门就把这极其珍贵的来自月球的石头送到了我这里。最后我们发表了14篇文章,全面解剖了这块岩石。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立项,表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具备探测月球的能力,于是我们向国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的建议。算起来前前后后准备了35年,又做了10年的论证,我们国家的月球探测逐渐开展起来。我记忆犹新,在2004年1月24号,那是大年初二,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第一次的月球探测计划。有了这样一个开头,我们国家也就真正踏上月球探测之路,之后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陆续完成了不同的使命。所以,我总感觉到,我能为这个时代、能为国家的需要去尽力,是无上光荣的,我很感激,也很感恩,国家给我这么好的机遇。

欧阳自远接受本网专访

  “‘嫦娥一号’,是我们千万人的心血凝聚成的,它代表着我们的一种向往、希望和追求”

  问: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很多对月亮的美好传说和梦想。“嫦娥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绕月轨道。“嫦娥一号”的成功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欧阳自远:“嫦娥一号”是我们中国月球探索的开篇,任何事情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头。美国、苏联第一阶段探月的时候,遇到最困难的是他们的探测器接近月亮的时候,控制不好,飞得太快,月球抓不住,跑了,前功尽弃。但是若飞得太慢,撞上去了,也不行。所以要恰到好处,要精确计算。这一步太难了,别人的失败提供给我们一种教训,我们一定要下更大的功夫去解决。“嫦娥一号”经过多天的飞行,快到达月球的头一天晚上我就没睡着,心里没有底。在指控大厅,我、孙家栋、栾恩杰眼睛一直盯着屏幕,关注着“嫦娥一号”到底能不能被月亮抓住。我们经常问测控数据怎样,飞得怎样,要不要调整一下,说很好,不要。后来报告说被月亮抓住了,我们三个人都看了一眼,“请你们再核对一次。”我们哪儿敢相信啊,事情那么容易?我们做得那么漂亮?心里也没底,他们核对一遍以后报告,真的被抓住了。还是不相信,能不能请你们再核实一遍,第三遍,人家当然只能听我们的指令,再核实一遍,报告,确实现在已经正式绕月球飞了,轨道是多少,距离是多少,这些数据都报,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们已经突破了最难的节点。我跟孙家栋抱头痛哭,因为那个时候感觉到哭是幸福的,是最能表达我们对“嫦娥一号”寄予的深情。刚好中央电视台来采访我,我哪儿知道说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只会不断重复一句话,“它已经绕起来了!绕起来了!我什么都放心了。”这句话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了。

  “嫦娥一号”,是我们千万人的心血凝聚成的,它代表着我们的一种向往、希望和追求。它忠实地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做得都非常漂亮,但是它没有能量了,我们决定让它撞击月球,一边撞还要一边拍摄撞击全过程的月面影像图,最后它英勇地撞击月球,义无反顾,粉身碎骨。那一瞬间我真的很痛心,为什么?它将要永远葬身在荒芜的月球上,但是它不辱使命,它为国家而献身,为科学而献身,它做了这么多的工作,为我们中国立下了伟大的功勋,伟大的科学研究需要这种献身精神。

  问:“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又有哪些突破,请您给我们分析一下。

  欧阳自远:“嫦娥二号”获得了世界首幅分辨率为7米分辨率全月球立体影像,在绕月制作全月地图之后它又远飞深空,创造出中国航天领域多项“世界第一”:首次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交会探测,并获得10米分辨率的小行星图像。目前已成为绕飞太阳的一颗人造卫星。

  “嫦娥三号”是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组合体。巡视器俗称月球车,名为“玉兔”号,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月面巡视探测器。“嫦娥三号”和“玉兔”在月工作期间,通过各种科学设备对月球、宇宙和地球进行科学观测,即“测月、巡天、观地”,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自阿波罗计划以来,月面勘测的空档已经延续了40多年,能不能在月球研究中再迈出个“一大步”,这事儿,就扛在了小小“玉兔”的肩膀上。“玉兔”功不可没,它帮助“嫦娥三号”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玉兔”获得的着陆区月壳浅层330米深度内的剖面结构特性及地质演化图,成为世界上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

  “嫦娥三号”再次让浩瀚太空见证了“中国创造”的力量,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中国是继美苏之后第3个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工作了32个月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

  “嫦娥三号”落月取得成功后,习近平总书记说“嫦娥三号”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我们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也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嫦娥三号”取得了完美的成功,对我们也是莫大的鼓励。

  “中国一定要飞得更远,去探测太阳系,要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实现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

  问:下一步我国的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测还有哪些“大动作”?何时能实现载人登月?

  欧阳自远: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除了探月外,还将开展火星探测。其中的月球探测分为“探”“登”“驻”三大阶段,目前开展的探月工程属于“探”的阶段,即不载人月球探测阶段。不载人月球探测阶段又分为“绕”“落”“回”三期,“嫦娥一号”“二号”执行“绕”月,“嫦娥三号”“四号”执行“落”月,“嫦娥五号”“六号”执行“回”,即采样返回的任务。

  我们现在处在无人月球探测的阶段,第二步才是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月球,也就是载人登月;第三步,我们要开发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建设月球基地。这是一个很长远的规划,因此,必须踏踏实实的从第一步做起。我国的无人探测器还没有实现登月并安全返回,是不敢让航天员承担这么大的风险的。

  目前“嫦娥五号”正在准备,我们将要发射一个着陆器着陆在月球上,去自动采集样品并返回地球。“嫦娥五号”上面有一台钻机,去钻取月球的土壤和岩石,然后放到“嫦娥五号”的返回舱里带回地球。月球土壤中蕴藏的氦-3,能够帮助地球解决能源危机。但是有个难题“嫦娥五号”返回舱返回的时候速度很快,高速插入地球大气层可能一焚俱毁。所以我们想了个办法,让飞行器在大气层中像“打水漂”般弹跳一次,也就是在没有深入大气层之前先短暂回避缓冲,然后再次进入,获得合适的落体速度,最终在预定落区着陆,这样就能把样品安全地带回地球了。

  “嫦娥四号”包括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月球车,我们将对人类从未到达过的月球背面开展第一次的探测。为什么“嫦娥四号”在“五号”之后呢?因为“五号”先立项,“四号”立项比较晚。

  “嫦娥四号”要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开展工作,存在一个难题——我们不知道它们降落在什么地方,也不能通讯,因为全部被月球正面挡住了,完全不知道它们的行为和正在进行的工作。因此必须先行发射一个中继卫星,让它飞到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平衡点,离月球6.8万公里的位置。它就在那儿接收地球的指令,传达给月球上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再把月球车和着陆器收集到的数据反馈给地球。通过中继卫星的传导作用,我们才能够去探测月球背面。

  除了这两个工程以外,根据火星的窗口期,2020年我们将要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别人已经探测了30多次了,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特色。所以我们不仅发射一个火星的卫星绕着火星飞,同时还有一个火星车,着陆在火星上,实现天地联合探测火星。而且我们还要把火星上的样品取回来,目前这件事还没有人做到过。

  将来我们还要去探测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我们会降落在它的上面精细地了解它。中国一定要飞得更远,去探测太阳系,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星球,上面存在着生命,哪怕是最低等的生命都没有关系,因为它是生命。我们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为全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做出新贡献。

  问:航天和深空探测是高技术也是高风险的事业,人们总是希望每一次发射都能成功。对于不可避免的失利和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和认识?

  欧阳自远:对于最为复杂、最高精尖之一的航天科技来说,进军宇宙真是很不容易,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一个小环节上的差池就可能导致发射任务失败。我还记得“嫦娥一号”发射的时候我手心止不住地出汗,简直是血压、血糖、血脂都高得很,几个月睡不着觉。“嫦娥二号”的时候也特别揪心,它孤独地绕着太阳在飞,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每天我都在心里祈祷,祝你一路平安,祝你一路平安,只能这样了,我们无法控制。

  其实在月球探测史上,20世纪共进行了108次发射,其中成功52次,成功率为48%。火星探测的成功率更低,只有百分之三四十。美国的航天飞机先后有两架发生了爆炸,共有14名宇航员遇难。不经历失败怎获得成功,失败也是中国航天必须接受的,但失败并不会阻挡中国航天事业探索的脚步。正如钱学森所说:“科学实验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我们越挫越勇,跌倒后很快爬起来,就是要和失败对着干,全力以赴、严慎细实、尽心尽力。

  成功为我们积累经验,失败则让我们吸取教训。今天,我们的探月工程,我们的深空探测,我们的航天梦,正在稳步推进。每一次发射,都是坚实的一步,都磨练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中国航天人。在某种意义上,失败、失利,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步。

欧阳自远接受本网专访

  “我们是一个注重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好的精神会代代相传。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60年航天事业发展时指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强大精神力量。”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欧阳自远:我们是一个注重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好的精神会代代相传。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当年,我们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挺起腰杆做好了“两弹一星”,它代表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我认为这跟航天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做“嫦娥”的这二十多年,我很感慨,不能有任何的妄想,踏踏实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要自主创新更上一层楼。创新一定要有一个前提的需求,一定要看到国家的需求,然后去找到一条新的路子突破它,不然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月球探测给了我们很多创新的机会,这期间我们不知道开过多少次务虚会,叫大家解放思想,提问题、想办法,然后有针对性地突破,仔细地琢磨每一个细节,最后才把仪器造出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然后去发现更好的路子,更准确的方向,不断摸索、改进、钻研、攻克,最终才能实现创新。“嫦娥工程”正是最好的实例。我们中国探月工程所有零部件全部是自主研发,没有一件来自国外。

  航天精神中还有一点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我其实是个航天新兵,过去搞科学研究,一般来说都是小作坊,自己干自己的,跟别人关系不大。但是,一旦进入航天的队伍,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它强调的是集体英雄主义,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战斗。一个人的力量几乎是发挥不了作用,只有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你的力量才能显示出来,集体的力量才能大大地发挥出来,才能干大事。搞航天,你不仅要自己贡献自己的知识才干、能力,你还要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两弹一星”精神里还有一条,叫大力协同。我觉得,这些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这是多少先辈们流血流汗,积累起来的精神标榜,是民族精神中的一股力量,我们要继承下去。

  我们党已走过了96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也将迎来67周岁的生日,无论是在航天领域,还是经济建设等方面我们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中国已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进入舞台的中心。所以,我非常赞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讲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还要继承发扬航天精神,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勇攀高峰、不断前行,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

  “老百姓有权利知道为什么要搞这个,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也事关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问:近10年来,您一直致力于航天知识的科普工作,平均每年要做52场汇报,您为什么这样不遗余力地做科普呢?

  欧阳自远:我觉得“嫦娥工程”是国家的,是中华民族的,也是大家的。老百姓有权利知道为什么要搞这个,取得了哪些成就等等。我必须去向公众解释说明我们国家深空探测的必要性。这也事关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我有义务去做科普,不光要写科普书,写文章,还要亲自去讲。于是我老老实实地去准备,去演讲。

  从2008年到2016年九年,我跑到全国各地一共做了474场报告,大概是每年平均52场,累计起来,大约一共27万人左右,每年大概有3万人。比如到广州开会,会议间歇我就跑出去做两三场演讲。有时候想想这种劳碌命其实是很幸运的,别人想劳碌还劳碌不了。只要是为国家做贡献,再苦再累我都不觉得,挺好,挺高兴的,我乐意去做,而且我还得让大家喜闻乐见。我准备了十几二十个题目,火星的,撞击的等等,每一个题目针对不同的听众,我又准备了不同的版本,像公务员,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院士,领导干部等等。让大家听得懂,听得有兴趣才能听进去,获得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科学精神。

  很多小朋友听我的讲座,听得很入神,坐在那一动也不动,讲完了跑来跟我说“爷爷,我将来也一定要去探索火星。”大家现在真的理解了,对于深空探测,我们应该搞而且太应该搞了。这些反馈犹如一股强大的暖流在温暖我、激励我继续做下去,继续把这份科普事业做得更好。

  我以为,我们的下一代对科学的兴趣如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所以,我觉得科普工作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科研事业后继有人,也是在培育国家创新发展的土壤。

  问:在您的科普讲座中,经常会出现中国古代的神话和诗词,“嫦娥奔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您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您的科普讲座既蕴含了科学精神又融合了人文精神,请您谈谈科学研究和文化的关系?

  欧阳自远:科学和文化,我认为并不是决然脱节的,正像李政道讲的,目标不同,从山的两头往山上跑,最后在山顶会面。它们所追求的都是真善美。科学追求真、善、美,文化也是这样的。

  其实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文化积淀很深厚,而且月球对我们古代文化的发展、影响太大了。月亮的内容太丰富了,我觉得我有责任把他们都整理出来,编出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不光是科学层面的月亮,还有文化层面的。所以我带着我的团队分门别类的去收集、整理古代的诗词歌赋,赞美月亮的;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关嫦娥的,还有古代的戏剧和现代的戏剧、歌曲,并且出版了一本书《说月》。这也加深了我对月亮的理解和感情,对我做科学研究也是有帮助的,相辅相成。把中国传统月亮文化和月亮的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在两个专业的结合处,恰恰会发现新的东西。

  “光有知识不一定能做好事,更重要的是品德上要锻炼培养”

  问:请您谈谈家风、家教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影响。

  欧阳自远:影响很大,我出生在医药世家,我父亲给人治病,我母亲负责接生,都是帮别人解除痛苦,内心希望人人能够过上美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我受到了很多的感染和教育。虽然我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没有去学医,去学了地质,但家风家教对我的影响一直都存在,让我牢记着不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敢于担当。好的家风、家教能够带来营养和能量,人应该在最能改变和塑造自己的时候,吸纳正确的营养及正能量。比如说,历史传统对于父母家庭的孝,对于人类的爱等等。光有知识不一定能做好事,更重要的是品德上要锻炼培养。才和德,我觉得有“才”可以做好事和坏事,有了德的话,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会更有用地为国家做贡献。

  我也很注重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我经常教育我的子女,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踏踏实实,好好为国家做事情。我总给孩子们强调,你是国家的一份子,国家的强大有你的贡献,这是最大的幸福。我经常拿我自己给孩子们举例子,我从内心非常感恩,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我,是国家的任务造就了我,不然我也许一世都没有成绩。

欧阳自远接受本网专访

  “只有持之以恒、坚定不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去奉献,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

  问:谈谈您心中的中国梦?

  欧阳自远:我的探月梦、探测深空的梦想就是我的中国梦。我的探月梦在最初始的阶段,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开展起来,第一次,就要做得扎扎实实,对后来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一步步地去实现。这是一个要代代相传的事情。我的办公室里现在挂着很多的图片,月球表面的图都是咱们“嫦娥工程”自己做的,火星表面的图却是别人做的,但是我们上火星后一定会比他做的好。

  中国梦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中国梦从每一个人的梦开始,最重要的是实践。只有持之以恒、坚定不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去奉献,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深入人心,我真的打心里赞扬和佩服。多难做的事情啊,但是我们做到了,还做得很好”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您在大四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您怎样看待全面从严治党?您感受到了哪些变化?

  欧阳自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变化太大了。过去贵州发工资都很困难,是欠发达的省,但是现在面貌已经全变了,党风焕然一新,整个的工作作风,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整个经济发展,各个方面都是令人鼓舞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深入人心,我真的打心里赞扬和佩服。多难做的事情啊,但是我们做到了,还做得很好。反腐败卓有成效,大家都历历在目。我记忆犹新,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了很多新的方向和目标,鼓舞人心。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讲“一个都不能落下”,太了不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我们航天人要为“两个百年”做出我们的奉献,做出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光辉,更灿烂。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问: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寄语。

  欧阳自远: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再好的梦,关键要践行,去实现它,在过程当中奉献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我们伟大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强国。

  问:请您给我们网站的读者题写一句寄语。

  欧阳自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欧阳自远寄语广大党员干部

(采访整理:马冬,摄影:胡思远)

  欧阳自远简介

  欧阳自远,1935年10月生。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和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地质综合研究。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天体化学、比较行星学、地外物体撞击地球诱发生态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等研究,是我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并具体设计了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及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代表作有《吉林陨石综合研究》《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演化》《月球科学概论》和《天体化学》。

  采访札记

用尽一生心让中国飞得更远

  他曾连续7年担任“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成功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送入遥远的太空。

  从2008年到2016年的9年间,他做了474场科普报告,平均每年52场,每周1场。

  从学地质到从事地下核爆炸实验再到主持月球探测工程,他的每个研究领域都切合着国家和时代的需求。走过82年的生命历程,他的人生主题只有一个——为了国家的需要。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家欧阳自远。

  如今10年过去了,回想起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入轨的那一刻,年逾古稀的欧阳自远依然感慨万千,“当时我跟孙家栋抱头痛哭,只有哭才最能表达我们的心情。”

  眼泪里饱含了太多的深情,太多的艰辛。从1960年到1994年,他用了35年的时间潜心研究;1994年到2003年,用了10年时间艰苦论证;经历2004年至2007年3年多的紧张鏖战,最终让“嫦娥一号”成功入轨。

  回想起这一切,欧阳自远不以为意:“搞科学是世界上最苦的行当,我天生就是劳碌命。我总感觉我能为这个时代、为国家的需要去尽力,是无上光荣的。”

  对月亮一往情深的他却从不接受月亮带给他的“盛名”。一见面他就对我说“千万别叫我‘嫦娥之父’啊,一切成功都是集体的功劳,没有集体也就没有我,我干不出来,一个人太渺小了。”

  在他不大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月球仪,工作累了他就仰头看看墙上挂着的“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最清晰的一幅全月图,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的全月图!”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火星表面的图是别人做的,以后我们上去火星后一定会比他做得更好。”

  为了这项神圣的使命,如今82岁高龄的欧阳自远仍用不倦的步伐续写着科学人生的新篇章。在北京,他几乎每天家和办公室两点一线,早晨六点起床,中午连续工作到夜里十一点半。他风趣地说“如果要找到我现在还不那么老态龙钟的原因的话,可能就是专心工作。心情愉快,在探索未知的世界里遨游是幸福的。当你怀着强盛国家的心去工作的时候,你的工作就会悄然转向热爱。”外出活动基本上是去对公众做科普报告,“我希望能够激励孩子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科学,要为祖国做贡献。”

  这就是欧阳自远,一辈子、 一颗心,永远运行在报效祖国的轨道上。他始终坚信:“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马冬)

中国视频新闻网摘编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